常德丝弦进校园,40所学校成立非遗传承社团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
常德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5-24 23:34:25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,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热点。常德丝弦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受到了广泛关注。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传统艺术,常德市40所学校纷纷成立非遗传承社团,让常德丝弦走进校园,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。

常德丝弦,又称常德花鼓戏,起源于湖南省常德市,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。它以独特的唱腔、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表现力,被誉为“江南一绝”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常德丝弦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危机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常德市文化部门联合教育部门,积极推动常德丝弦进校园活动。

据了解,此次40所学校成立的非遗传承社团,旨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常德丝弦的历史、艺术特点以及传承意义。社团活动内容丰富,包括常德丝弦基础知识讲解、唱腔学习、乐器演奏等。通过这些活动,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一项传统技艺,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在社团活动中,学生们热情高涨,积极参与。他们纷纷表示,通过学习常德丝弦,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,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一位参加社团的学生说:“以前我对常德丝弦一无所知,现在通过学习,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项传统艺术。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传承者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常德丝弦。”

为了让常德丝弦在校园内得到更好的传承,学校还邀请了专业老师进行授课。这些老师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,还对常德丝弦有着深厚的感情。他们耐心地教导学生们,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常德丝弦的基本技巧。此外,学校还定期举办常德丝弦比赛,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,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。

常德丝弦进校园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。许多家长表示,通过参加社团活动,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一项技艺,还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。一位家长说:“我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常德丝弦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成为有担当、有情怀的新一代。”

常德市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加大非遗传承力度,让更多传统艺术走进校园,走进千家万户。同时,还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,提高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总之,常德丝弦进校园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常德新闻网直属运营,发布常德最新时政、民生热点、问政互动与消费维权信息,打造常德市民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