码头铺镇创新推行“走教制”,有效破解12所村小师资短缺难题

常德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9-02 06:34:29 评论:0
码头铺镇创新推行“走教制”,有效破解12所村小师资短缺难题

近年来,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,但师资短缺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农村学校。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,师资力量不足、学科教师匮乏的现象尤为突出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码头铺镇积极探索创新,推行“走教制”,为12所村小注入新鲜血液,有效破解了师资短缺难题。

码头铺镇地处山区,教育资源相对匮乏。过去,由于师资力量不足,该镇12所村小在音乐、体育、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中存在较大困难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,码头铺镇教育部门经过深入研究,决定推行“走教制”。

所谓“走教制”,即由镇中心学校统一调配音体美教师,定期到各村小进行授课。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固定在学校任教的方式,实现了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
“走教制”的实施,首先解决了村小音体美教师的短缺问题。以前,由于师资力量不足,村小在音体美学科的教学上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,教学质量难以保证。现在,通过“走教制”,每个村小都配备了专业的音体美教师,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
其次,“走教制”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。音体美等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、激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“走教制”,农村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,拓宽了视野,提高了综合素质。

此外,“走教制”还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。在“走教制”模式下,音体美教师需要定期到不同村小授课,这为他们提供了相互学习、交流的机会。通过交流,教师们可以取长补短,共同提高教学水平。

为了确保“走教制”的有效实施,码头铺镇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首先,对音体美教师进行严格选拔,确保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。其次,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,确保各学科教学有序进行。最后,加强对教师的考核,确保教学质量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,码头铺镇的“走教制”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村小的音体美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,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。同时,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。

总之,码头铺镇推行“走教制”,有效破解了12所村小师资短缺难题。这一创新举措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,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码头铺镇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,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常德新闻网直属运营,发布常德最新时政、民生热点、问政互动与消费维权信息,打造常德市民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