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湖口镇渔鼓戏非遗传承人收徒,青年演员登台学唱腔,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

常德新闻网 阅读:8 2025-08-10 05:34:27 评论:0

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大湖口镇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这里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,更有着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渔鼓戏。近日,大湖口镇渔鼓戏非遗传承人收徒仪式在此举行,青年演员们纷纷登台学唱腔,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新的活力。

渔鼓戏,又称渔鼓、渔鼓腔,是一种起源于我国南方的水乡戏曲艺术。它以渔鼓、渔鼓筒为主要乐器,唱腔优美动听,表演形式活泼,深受当地民众喜爱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渔鼓戏逐渐面临传承困境。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,大湖口镇积极采取措施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渔鼓戏传承人。

在收徒仪式上,渔鼓戏非遗传承人王师傅为五位青年演员正式授徒。王师傅表示:“渔鼓戏是我们的根,是家乡的骄傲。我希望通过我的传授,让这些青年演员们能够掌握渔鼓戏的精髓,将这一艺术传承下去。”五位青年演员纷纷表示,他们将不负师傅的期望,努力学习,为渔鼓戏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授徒仪式结束后,青年演员们纷纷登台学唱腔。他们跟随师傅,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渔鼓戏的经典唱段。在王师傅的耐心指导下,青年演员们的唱腔逐渐变得韵味十足,表演也愈发生动。观众们为他们的进步鼓掌叫好,现场气氛热烈。

据了解,大湖口镇渔鼓戏非遗传承基地自成立以来,已成功培养出数十位渔鼓戏传承人。这些传承人不仅在国内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,还走出国门,向世界展示中国戏曲的魅力。如今,随着青年演员们的加入,渔鼓戏的传承事业更是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青年演员小张说:“能够成为渔鼓戏传承人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,将渔鼓戏的精髓传承下去。”他的话语代表了所有青年演员的心声。

为了更好地传承渔鼓戏,大湖口镇还定期举办渔鼓戏培训班,邀请知名渔鼓戏演员前来授课。此外,当地 *** 还加大投入,改善渔鼓戏传承基地设施,为传承人提供更好的学习和表演环境。

在新时代的背景下,渔鼓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。大湖口镇渔鼓戏非遗传承人收徒仪式的举行,不仅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渔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常德新闻网直属运营,发布常德最新时政、民生热点、问政互动与消费维权信息,打造常德市民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